400-6988-571
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中心 > 探针中心温度计校准的规范操作流程

探针中心温度计校准的规范操作流程

更新时间:2025-04-27 点击次数:25
  探针中心温度计作为食品加工、医疗灭菌等领域的核心监测设备,其校准精度直接影响过程控制的有效性。以下从环境准备、校准步骤、数据记录及后续处理四个方面,详细阐述标准化校准流程。
  一、校准前环境准备
  1.恒温环境:校准需在(23±2)℃的恒温实验室进行,温度波动率<0.1℃/h。需提前开启空调系统并运行1小时以上,使用精密温湿度计验证环境参数。
  2.设备检查:检查温度计外观,确保无变形、裂纹或腐蚀;检查探针绝缘电阻,需>100MΩ(500V兆欧表测试);确认电池电量>80%,避免校准中断。
  3.标准器选用
  根据温度计量程选择标准器:
  (-50—150)℃量程:选用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;
  (150—300)℃量程:选用高精度热电偶(K型,Ⅰ级)。
  标准器需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,且有效期≤12个月。
  二、探针中心温度计校准步骤与操作要点
  1.零点校准:将温度计探针浸入冰水混合物(0℃)中,深度≥10cm,稳定30分钟后记录示值。误差需≤±0.1℃,否则调整零点电位器。
  2.分度点校准:按量程均匀选取5个校准点(如25℃、50℃、75℃、100℃、125℃),使用恒温油槽或水浴控制温度。每个点需稳定30分钟,待示值稳定后记录数据,误差允许范围:
  ①0—100℃:±0.2℃
  ②100—300℃:±0.3℃
  3.响应时间测试:在(100±1)℃油槽中,记录温度计从接触介质到示值变化90%的时间,需≤15秒。
  三、数据记录与处理
  1.原始记录:使用专用校准记录表,记录标准器编号、环境参数、各校准点示值及误差。数据需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。
  2.不确定度分析:根据JJF1059.1标准,计算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,包含标准器误差(U=0.05℃)、环境波动(U=0.03℃)等分量,合成不确定度需≤0.1℃。
  3.结果判定:若所有校准点误差均符合技术要求,则判定“合格”;否则标注“不合格”,并注明超差点位。
 

 

  四、后续处理
  1.标识与证书:合格设备加贴绿色校准标识,出具校准证书;不合格设备需隔离存放,并通知使用部门。
  2.设备维护:校准后用无尘布擦拭探针,涂抹防锈油,存放在干燥盒中。
  通过规范化的校准流程,可将探针中心温度计的测量误差控制在±0.3℃以内,确保其在医疗灭菌(如121℃压力蒸汽灭菌)或食品热处理(如72℃巴氏杀菌)中的可靠性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走纸温湿度记录仪使用指南全解析

版权所有 © 2025浙江微松冷链科技有限公司 | 备案号:浙ICP备18031671号-1 | 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 - 管理登陆 sitemap.xml